看似平常在不过的水泥工业,其实正是其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变化。很难想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们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根我们国家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都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现在耐磨地坪的不断发展更是印证了我国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br>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基础工业之一的水泥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80~2002年水泥产量平均增速为10.6%,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水泥产量由7986万吨猛增到7.25亿吨,2003年,水泥产量达到8.13亿吨,2006年达到12.4亿吨“。目前,我国水泥总产量已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30%以上。从最早的水泥到现在的耐磨地坪,这也是几代人的努力的成果。<br>
连续30多年来,我国水泥总产量的年增长速度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总产量均高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又是水泥的出口大国。据报道,亚洲水泥贸易量占世界水泥总贸易量的40%左右,而我国又占亚洲出口水泥总量的30%~40%。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水泥大国。不仅如此,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水泥需求量还在持续增长,因此,对耐磨地坪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br>
由于在水泥工业的生产工序中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在物料的采掘、破碎、研磨和输送过程中都会出现大量的磨损问题并造成机器零、部件的损坏。建材工业中主要的消耗工序及其典型易损件。为了维持水泥工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磨备件持续供应。在水泥工业中,备件和电能的消耗在其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重视和发展耐磨地坪的生产和供应是直接关系到水泥行业能否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br>
水泥工业中的磨损问题与冶金矿山和火力发电工业等其他工业中的磨损问题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一些不同和特殊之处。它们大多属于磨料磨损问题,但其接触的磨料对象和工作状态却不同。对水泥工业来说,磨料对象以二氧化硅、硅石为主,采掘和研磨过程以干法为主,在生产、输送和研磨熟料时常常还伴有较高的温度,这些因素都会对水泥工业中选择和应用耐磨材料和表面技术带来一些特殊考虑,也是从事耐磨地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研究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br> |